e content
新华社长春12月24日电(记者孙逸轩、姜明明)冬季的东北,清晨气温已近零下20摄氏度。吉林农业大学教授王玉华一行早早就从长春市出发,驱车300多公里前往集安市一处自动化人参食品加工生产线。生产线所用技术,正是王玉华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
近两年来,吉林省选拔了千余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担任企业的科创专员,激发产业创新活力。王玉华正是其中一位。在“象牙塔”和“生产线”间穿梭的教授们,推动企业技术革新,也收获了科研的创新思路。
“2023年,吉林省红五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买了我们的‘益生菌发酵人参’技术专利。”王玉华说,“为了让技术更好地落地,企业让我去担任科创专员。”
此前,王玉华与企业的合作多是专利的转化。不少专利给到企业后,少有回应,让她非常着急。
担任科创专员后,王玉华团队梳理了“红五味”的工艺流程与产品线,推进生产线落地。立足企业拓展产品类别的需求,她还探索了“黑参加工”的新技术。
12月10日,科创专员王玉华为集安市的人参种植户讲解人参健康食品发展现状与前景。新华社记者 孙逸轩 摄
王玉华说:“企业要什么,我们就研发什么。定向服务,既满足企业需求,也发挥我们的技术优势。”
与王玉华同样成为科创专员的,还有长春工业大学的副教授付中禹。从读书到工作,付中禹没少和碳纤维生产企业打交道。而担任吉林碳谷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专员后,付中禹感觉企业更像“自己人”了。
出入厂房车间,付中禹不用走繁琐的审批流程。拿起生产线上刚喷出的碳纤维原丝样品,付中禹可以直接用企业的实验室做化验、测试。身份转变,降低了企业对科研活动的管理成本,也让科研更贴近真实生产。
人参食品加工车间里,“红五味”的首席技术官姜世超,询问着实验室中益生菌培育所用培养基的价格。在他看来,与科研不同,企业对于科学技术创新的应用热情,关键还要看生产成本。
王玉华团队的一名成员快速翻找着手机上的资料。“一些工业酵母的发酵液可能成本更低一些,我们回去再试试实验效果。”
除了“降本”,“增效”也是企业要面对的重要难题。长春人文学院的副教授张明超,发挥团队的数字化优势,对长春市见真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管理流程进行了改造,开发了帮企业监控生产和分析数据的工具。
“精密加工产品批量小、流程多。”张明超说,“在人员规模比较多的情况下,单靠周转工进行原件流转,很容易在过程中丢单、落单。”
12月17日,科创专员张明超与企业工作人员讨论管理系统的设计。新华社记者 孙逸轩 摄
今年,“见真”公司参与了下游厂商合作伙伴的一次选拔。审核资质时,对方要求提供工厂管理流程的数据包。在张明超团队研发系统的支持下,企业很快将所有的生产管理数据打包,最终获得新订单。
张明超说:“尽管系统的开发与建设有一定成本,但对企业来说,提升了管理效率,减少了生产损耗,整体效益是合适的。”如今,“见线多。靠着数字化的管理系统,流转效率比以前更高了。
“在办公室闷头研究,多是猜想。走近生产线后,我的科研视野一下就打开了。”在付中禹看来,担任科创专员以来,自己收获远多于付出。
派驻企业以来,付中禹课题组和企业一同承担了吉林省三项碳纤维的重大科学技术专项,同时还获得了2024年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2月19日,科创专员付中禹与企业技术人员检查碳纤维原丝生产线。新华社记者 孙逸轩 摄
付中禹将自己在企业的所见所闻,带入了日常的教学科研当中。“现在学生的自学能力都很强,课本上的内容他们很快能掌握,但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付中禹课题组正全力开展碳纤维原丝制备新技术开发,丰富碳纤维制备路线。
姜世超到吉林农业大学王玉华的实验室起早贪黑学习了整整一周。这样的一个过程,让他与同学们结下深厚友谊,也增强了同学们科研落地产品的意识。
王玉华的博士生任广泉从人参中提取出具有抗疲劳功能的稀有皂苷。受到启发的他,希望未来能结合这种物质,打造相应的功能性饮品,为运动人群提供帮助。
近期,吉林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基础上,将产业融入其中,提出“四位一体”深层次地融合,细化推出从企业选派管理人才到高校和科研院所担任“产业教授”等众多举措。
王玉华说:“高校与产业双向奔赴,让企业的科研力量得以增强,同时让老师、学生更了解产业的需求与挑战,提升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