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暴涨396%!这一激光厂商连斩巨头订单
前不久,韩国知名半导体和显示设备制造商DIT官宣公司已签署了一份价值205.2亿韩元的协议,将为SK海力士供应晶圆加工设施。该消息发布后,DIT的股价连续5天上涨,进入16000韩元区间,随后22日又较前一日收盘价上涨2580韩元,一口气涨至18000韩元区间。
DIT是半导体、显示器、二次电池和激光应用设备的制造商。该企业成立于2005年,2018年在KOSDAQ市场上市。公司的基本的产品包括AOI解决方案、激光解决方案和VISION AI解决方案。
据其财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DIT截止2024年第三季度,AOI解决方案销售占比为36.9%,激光解决方案销售占比为59.5%。不难看出,传统AOI设备市场趋于饱和,而激光解决方案凭借在半导体制造中的独特优势成为新增长极。
自被列为SK海力士的一级合作伙伴以来,DIT一直与该公司共同开发激光退火设备。全面供应合同已于2023年签署。据DIT 2022年的财报显示,其2022年激光解决方案销售份额仅为5.9%,但到2023年就增加到了15.1%,并且在过去三个季度累计超过50%。
2024年1月和7月,DIT分别与SK海力士签订了价值149亿韩元和108亿韩元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供应合同,9月又签订了一份额外合同,合同金额达129亿韩元,原定于2025年1月14日到期,但由于SK海力士的设备交付计划发生明显的变化,该合同被推迟一个月至1月20日到期。
1月13日,DIT宣布签署2025年第一份供货合同,确认的合同金额约为205亿韩元,相当于DIT 2023年销售额的19.2%,向SK海力士利川工厂供应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合同将于4月30日到期。其中,90%的货款应在设备交付后30天内支付,剩余货款应在检验后30天内支付。若设备按计划交付,DIT预计今年上半年将确认数百亿韩元的收入。
财务数据的蜕变印证了业务结构的质变。尽管2024年前三季度DIT销售额同比下降5.9%至674亿韩元,但盈利却暴增396.3%至134亿韩元。这一反差背后,是激光设备超40%的毛利率对业绩的强力拉动,以及SK海力士订单集中交付带来的规模效应。
随着对半导体巨头的投资恢复,DIT今年将取得强劲业绩。此前,曾有业内人士预测,DIT 2025年的盈利将达到383亿韩元,为历史顶配水平。预计从2025年开始,DIT的主要客户将执行3D NAND转换投资,达到200台和300 台,如果2025-2026年也执行NAND转换投资,那么公司的盈利势头将因激光退火设备需求的激增而凸显。
如此看来,DIT 2025年预计将成功实现新型半导体设备——激光切割设备的商业化,这将受益于存储器半导体先进封装的投资趋势。DIT的差异化在于“绑定头部客户+卡位细分赛道”,其估值逻辑已从传统设备商向技术方案提供商切换。
然而隐忧同样存在,DIT的客户集中度过高,SK海力士贡献超70%营收,使其业绩与存储芯片投资周期深度绑定,一旦行业进入下行周期,抗风险能力将面临考验。
展望未来,DIT的命运与两大趋势紧密交织。其一是3D NAND层数竞赛的白热化——2025年SK海力士、三星的300层量产计划将催生激光退火设备需求井喷;其二是韩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浪潮,韩国方面计划将自给率逐步提升,这为DIT的激光切割设备提供了政策红利。但技术商业化之路并非坦途,此前DIT的研发费用率仅8%,低于行业平均值,且其IR部门屡被诟病沟通迟缓,这些短板可能会影响长期竞争力。
DIT的崛起不仅是韩国半导体设备本土化的缩影,更折射出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技术长尾市场”的机遇。当激光技术遇上存储芯片的摩尔定律瓶颈,这家曾经的中小企业正试图以“精准爆破”的方式,在巨头的缝隙中开辟新大陆。而长期资金市场的狂热,或许只是这场技术革命的前奏。